本報訊 記者邵鵬璐報道 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試點開展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業務的問答》,推出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針對境外發行人(包括外國政府類機構、國際開發機構、境外非金融企業)開展業務試點,創新熊貓債品種。 據了解,試點方案對標GSS債券(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統稱)國際標準,結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國“十四五”規劃等相關政策,要求發行債券滿足募集資金使用、項目評估和遴選、募集資金管理、信息披露四方面核心要素,并引入外部評估認證機制和“框架發行”機制,確保募集資金全部用于社會責任項目和綠色項目。 中誠信國際表示,此次試點對于健全我國GSS債券市場格局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填補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雙碳”目標所需的巨額融資缺口。 近年來,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引領下,為應對社會和環境挑戰,GSS債券在全球迅猛發展,獲得國際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全球市場發展報告,2020年GSS債券發行規模已達700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近一倍,其中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規模分別達到2900億、2490億和1598億美元。中誠信國際表示,當前,我國債券市場創新推出社會責任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一方面可以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國債券市場進一步接軌國際市場,提升中國債市國際聲譽,助力加快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