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子麟報道 4月13日出版的《學習時報》刊登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的署名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改革領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球“雙領先”,發展改革領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文章從創新和完善宏觀經濟治理,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持續優化經濟結構,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持續提升等方面,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改革領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文章指出,在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作用下,我們戰勝各種困難挑戰,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2013年~2021年的9年間,我國經濟實現了年均6.5%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速連續多年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3.9萬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1.4%提升到18%以上,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差距顯著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6300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2551美元,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9年來累計1.3億人,即使在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疊加的情況下,近兩年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仍超過1100萬人。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貿易規模從2012年的3.8萬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超過6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2021年底穩定在3.2萬億美元以上。 文章最后強調,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匯聚強大精神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持續彰顯,綜合國力穩步增強積累雄厚物質基礎,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潛力形成堅強支撐,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激發市場活力,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培育強大動力,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全文見2版)
|